在黑龙江大学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长者,他就是离退休工作处党委第五党支部党员、机电工程学院的高级实验师祁林老师。尽管已经73岁高龄,退休多年,但祁林老师从未停下前行的脚步,无论是节假日还是星期天,他总是奋战在技术攻关的最前沿,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大国工匠的辉煌篇章,让人由衷地感到敬佩。
祁林老师为人低调,不善言辞,但他的专业技能却令人惊叹。他是我们省里少有的电气设备高难度疑难杂症的排障大师,无数次挺身而出,为大型企业抢修高端电气设备,解决了无数棘手的难题。从哈飞集团到东安集团,从哈一机到哈一工,再到航天科技、正大集团、哈工大集团等,他的身影无处不在,他的付出与努力,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人心中。

九十年代初,中国的制造业重心在东北,哈尔滨更是肩负着国家高端制造的重任。那时,哈尔滨第一工具厂的一台价值400多万的大型德国数控设备突然瘫痪,德国厂家表示只能运回欧洲修复,工期至少半年。然而,国庆阅兵的任务迫在眉睫,企业陷入困境。就在这关键时刻,祁林老师挺身而出,他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抢修一线,历经三天三夜的艰苦努力,终于将这台洋设备的诡异故障修复,确保了哈尔滨第一工具厂光荣地完成了加工重任。多年后,当德国厂家回访时,他们对祁林老师的精湛技艺和无私奉献赞叹不已,这份敬仰与感激,跨越了国界,跨越了时间。

祁林老师不仅在电气设备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他还是黑龙江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实验室的创始人、首任主任。他历经从无到有、从有到实、从实到精的艰辛创业过程,用坚韧不拔的毅力带出了一支执着务实的青年团队。在他的引领下,电气工程实验室成为了学院的重要科研基地,为学院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退休后的祁林老师并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继续投身科研一线,引领着黑大智能农机研发团队的年轻人挑战国际上最先进的播种控制技术。他承担起复杂的电控播种系统的电气控制研发任务,发挥着高难度项目的决定性引领作用。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黑大承接的我省揭榜挂帅项目的首台双苗带电控气吹播种样机在2024年春季试播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充分验证了祁林老师的电机控制方案明显优于国外同类机型。这份成就,不仅让团队倍感振奋,更让祁林老师成为了我们心中的骄傲。

祁林老师的高瞻远瞩和执着顽强的钻研精神,为团队注入了强大的凝聚力和自信心。他不仅是黑大智能农机研发团队的灵魂人物,更是团队年轻人心中的学习榜样和真实楷模。每当大家要上报他的业绩时,他总是谦逊地说:“别别别,就这点儿小手艺,啥也不算。”然而,正是这份谦逊和执着,让他在我们心中树立起了大国工匠的光辉形象。

情系龙江沃土,肩承大国工匠。默默为人师表,银发执着担当。祁林老师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他的故事,如同一曲动人的赞歌,永远在我们心中回响。他的精神,如同一盏不灭的明灯,永远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以祁林老师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